丹田呼吸法又称腹式呼吸法。这是很多人的解释,但严格来讲,丹田 呼吸法与腹式呼吸法是有区别的。腹式呼吸法泛指腹肌参与呼吸运动,而 丹田呼吸法则更加严格。丹田,是道家养生术中出现的概念,亦为中医所 广泛采用。多指人体脐下三寸处之关元穴、阴交、气海、石门四穴所处的 区域,也有说是关元、气海,神阙、命门四穴所处的区域。古人衡量它的 方法是在脐下二到三指处,也就是脐下10厘米。严格地来讲,丹田 呼吸法对注意力的要求比腹式呼吸法要高得多。因为丹田呼吸法要求将注 意力完全集中在丹田,这是腹式呼吸法中较为粗略的肌肉运动所不能比的。
如果我这么说,丹田呼吸法是腹式呼吸法的升级版、进化版,也许有些读 者就会有一个更好地理解。
但在中医学和古老的养生传统中,丹田其实是有二处的。第一处是眉 心,也就是在两眉之间的部位;第二处是在心下;
丹田都是我们身体的关键枢杻,但总的来说,脐下的丹田对健康显得更重
要-些。古人认为丹田周围的几处穴位是滋养人体性命的重要的元气生发
奸人_難分繼上,是㈣、麵、冲脉三脉经气运
且我们身体中十二经脉的律动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
:本脏(经脉所属之脏腑)。所以说下丹田是人体内
中医要麵,也是男子藏精,女子养胎的关键部位。 中医认为,人体的兀气发源于肾,藏于丹田借二痒之.道
从而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。所以中医认为:全生身衰
病亡,全都有赖于丹田兀气的盛衰。所以中国历代的养生家都非常動I保 养丹田中的元气。丹田的元气充实旺盛了,就可以调动人体的各种潜力, 使得体内的正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。而丹田呼吸法的要点就在于意守丹田, 这样做可以调节我们体内的阴阳两气,沟通心肾的元气交流,使身体的元 气充实、畅通地运送到八脉,能很好地恢复我们体内先天的生理功能,促 进身体的健康,实现长寿的目的。
下丹田在人体中的地位,可谓是得天独厚。在环绕着下丹田这个体腔 的各个分层空间里,左右两侧是输尿管;左右偏上则是肾脏和肾上腺,由 此再往上,左上方是胃和脾,右上方是肝和胆;其正下方则是小肠;再往 下就是膀胱;膀胱再往下下则是睾丸和附睾;而下丹田体腔的平衡位置则 是横结肠,脐往上一点是胰脏,左下方则是降结肠,右下方则是升结肠, 十二指肠在此窍穴的右方纵穿而过;再往前的分层空间则是动脉和静脉的 交汇处,下丹田的后分层空间是太阳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;最后面的 分层空间正对的位置则是腰椎骨,下部则是骨盆。
正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重要生理位置,才使得意守下丹田有助于激发 全身各部位、各层次之间的相互的内部联系,能促使全身各部位协同动作, 从而大大激发人的生命力。人体下腹部是太阳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, 并且我们体内的许多植物神经(自主神经)都集中在太阳神经丛中,意守 下丹田必然激发腹部神经的活力,而周边腹至近腰部位的毛细血管也将会 随之活跃起来。它们会更高效更快速地吸收神经末梢中的废物,经肝、肾、 大肠排出我们体外,实现高效地排毒。
在生理上,人体的下丹田与肾、胰、肝、延髓等均有植物神经联系, 性腺还能与脑垂体发生连锁性的条件反射,活跃性腺的功能。下丹田的呼 吸活动中的意念还可以反馈到下丘脑的植物神经中枢,从而增进植物神经 功能。由于下丹田附近有肾腺、性腺等内分泌体,所以意守下丹田可以强 化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,特别是性腺会受到良性激惹,使得精液充盈,
功能增强,从而增加体内的代谢、免疫能力以及应急应变的能力。
下丹田是任脉、督脉、冲脉经络行始的起点,号称“十二经脉之根”,
又称为“元气之门”,并且是“三焦之源”,是体内真气升降开合的关键
枢纽。下丹田前通脐(胎儿在母体中赖以吸收的根蒂),后通肾(人之精、
命之本处)。所以意守此处,一吸而百脉皆合,一呼而百穴皆开。精气在
一呼一吸中往来不住,既能增强体内的元气,又可调动经脉的功能。丹田
呼吸一段时间,元气会积蓄于丹田,当元气逐渐充盈之后,就会自然而然
地流向全身各个经络,产生通经走气的现象,这时就会气畅血和,流注自
如,会令我们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更上一层楼台。
丹田呼吸法其实也可算是瑜伽术中的一种,所谓的意守丹田,能使我
们较为粗糙的神经系统变得更加细腻、平和。我们的心灵也因此变得平静
和满足,从而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,变得更加愉悦、安宁。
由于丹田呼吸法是腹式呼吸法的升级进化版,注意力的要求比较高。
所以在睡則练习丹田呼吸法,能够平静我们的心绪、安抚燥动的神经,从
而达成较深&的_眠。而在早晨刚刚醒来,还未起身之时即刻练习一下呼
吸术,可以帮助你平静振作地开始新的—天。当我们需要平静、需要补充
精力、需要休息时,随时可以进行各种呼吸术,丹田呼吸术是一个不错的 选择。
行时,人体内会产生—种前列腺素的物质,能消除活髓
功能。当你做丹田呼吸法,活动横膈肌时,促进._循环。
锻炼要点:
丹田呼吸法是中u古代最流行的养
人不见得适合丹田呼吸法如累六心 ,而要有一足的技巧,有
炼,不必太过刻意。,果在锻炼后感到腹部有疼感,就应当停止
丹田呼吸法最关键的是精神力(刚开始时是注意力)在丹田的集中。 集中注意力到丹田要注意不要过度紧张,而是要放松地,舒缓地进行。 可以慢慢地找到感觉,一开始不要操之过急,慢慢来,肌肉不要綳得太紧, 真正的丹田呼吸法是感觉不到肌肉的紧张的。
初学入门:
对于初学者,可将手指置于脐下丹田处,因为这样呼吸时的注意力比 较容易集中。吸气时,体会下腹部慢慢涨起,直到吸气的极限时,再慢慢 地呼气,体会下腹部慢慢缩回。如此重复练习,直到熟练掌握这个呼吸方 式后,就可以加入意念配合练习。这里所谓的意念配合,是吸升呼降法。 亦即,吸气时意念在肾,引之上升;呼气时,意念在心,使之下降。在道 家养生师看来,此中不但有心肾相交之意,更兼有小周天之功。由此反复 练习腹式呼吸,到了能通大小周天的境界,自然全身气脉游走不息,不论 是记忆力还是注意力都会有空前的增进。
在进行丹田呼吸时,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良性的意念和观想;呼气的 时候,想象体内的浊气完全排出体外;吸气的时候,想象宇宙的能量从头 部顶端(百会)进入到大脑、颈部、胸部和腹部,全身都充满了宇宙的能量。 这样可使上扬之气下沉,下行之血上扬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心肾相交”“水 火既济”。这时,人体百脉通畅,身体各部分都处于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。